算法之Dijkstra及其堆优化和SPFA:图上单源最短路径神器

2023-02-20,,

签到题……

题目传送门

SPFA算法

本人曾经写过一篇有关Bellman-ford的博,但就算是挂了优化的ford也只能过这道题的弱化版。

今天就先填个坑,先讲SPFA。

在这里我直接认为你们已经有一定图论基础,至少知道啥是松弛之类的……

什么?你不知道?请移步百度……

spfa算法的一般时间复杂度:\(O(KM)\),M为边数,K为每个节点平均进队次数,经测试接近4,所以spfa一般情况下是很高效的。

spfa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:\(O(NM)\),spfa算法可以被恶意卡到与bellman-ford一样的效率。

spfa被认为在随机的稀疏图中表现出色。

SPFA伪代码:

queue<int>q;//这个队列可是spfa的重点所在!
int n,m,s;//n是点数,m是边数,s是源点
struct node{
int to,val;//用来邻接表存图的结构体,to是目标点,val是边权值
};
int dis[10001];//distance数组不用说
bool vis[10001];//vis数组的作用是标记是否在队列中
vector<node>gragh[10001];//邻接表存图
inline void spfa(){
for(int i=1;i<=n;i++){
if(i==s)continue;
dis[i]=0x3f3f3f3f;
}
//这个初始化,不用说。
int t;//t是当前到哪个点了
q.push(s);//q队列最开始push进s去
vis[s]=1;//给s点一个标记
while(!q.empty()){//spfa终止的标志是队列为空
t=q.front();q.pop();//我们取出队头的这个元素,赋给t
for(int i=0;i<gragh[t].size();i++){//遍历所有与t相连的点
if(dis[t]+gragh[t][i].val<dis[gragh[t][i].to]){//如果满足松弛条件
//注意这里,我们是满足松弛条件才进行松弛,而不是直接一个min解决,这是因为松弛后紧跟的是入队操作,也是spfa进行常数优化的重点
dis[gragh[t][i].to]=dis[t]+gragh[t][i].val;//松弛操作
if(!vis[gragh[t][i].to]){//判断,若被松弛的点没入队
q.push(gragh[t][i].to);//直接入队
vis[gragh[t][i].to]=1;//打上标记
}
}
}
vis[t]=0;//别忘了我们在开头把t点pop出来了,要把标记消掉。
}
}

本人的马蜂清奇,可能有人看不懂这个邻接表啥意思,实际很简单啊,我来贴一下输入代码就明白了

for(int i=1;i<=m;i++){
scanf("%d %d %d",&u,&v,&w);//依次输入入点,出点,边权值
gragh[u].push_back({v,w});//在入点那个vector里push一下destination和value。
}

我们来讲一下spfa是怎么对bellman-ford优化的:

首先,明确一点,一个点什么时候必须需要松弛操作?当且仅当与它相连的点发生了松弛时!

q队列中存放的时是进行了松弛后所影响到的有待松弛的点

vis数组是给正在队列中的元素打标记的,防止元素重复进入队列。

这几句明白了,spfa基本就明白了。

spfa的基本思路:

    初始化,将起点扔进队列,打上标记
    把队头元素取出,并遍历与之相连的节点,如果能进行松弛则前往步骤3,不能跳过
    对该节点进行松弛,如果该节点在队列中,跳过,不在队列中进行步骤4
    将该节点扔进队列。
    遍历结束后,消除原队头元素的标记(就是我们在步骤2中拿出来的那个),然后重复步骤2直到队列为空。

    到这里,spfa就讲完了,蒟蒻自认为讲的很清楚……

dijkstra算法

原始算法

dijkstra算法是巧妙运用贪心求图上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,时间复杂度为\(O(n^2)\)

dijkstra只适用于边权为正的图,如果为负,则贪心性质遭到破坏。

伪代码:

int n,m,s;
bool vis[maxn];
int dis[amxn];
int now=s;
memset(dis,0x3f,sizeof(dis));
dis[sourse]=0;
struct node{
int to,val;
}
vector<node>gragh[maxn];
//算法主体开始
while(!vis[now]){
for(int i=0;i<gragh[now].size();i++){
dis[gragh[now][i].to]=min(dis[gragh[now][i].to],dis[now]+gragh[now][i].val);
}//对当前节点进行松弛操作
vis[now]=1;//给当前节点打标记
int minn=0x3f3f3f3f;
for(int i=1;i<=n;i++){//遍历所有点,在没有被打标记的点中找到dis最小的点,更新为now
if(vis[i]==0&&ans[i]<minn){
minn=ans[i];
now=i;
}
}
}

算法基本思路:

    初始化,同其他算法基本一致
    对当前点进行松弛,标记。
    在没有被打标记的点中找到dis最小的点,更新当前点
    重复2,直到所有点都被标记

    思路大致就是这么个思路,但是,裸的dijkstra还是不行,我们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,看到了这里:

for(int i=1;i<=n;i++){//遍历所有点,在没有被打标记的点中找到dis最小的点,更新为now
if(vis[i]==0&&ans[i]<minn){
minn=ans[i];
now=i;
}
}

既然是动态维护序列最小值,我们想到了优先队列

堆优化

伪代码:

#define maxn 100001
#define maxm 200001
#define inf 0x3f3f3f3f
int n,m,s,u,v,w;
struct node{
int to,val;
};
bool vis[maxn];
vector<node>gragh[maxn];
int dis[maxn];
struct point{
int id,distance;
bool operator < (const point & a)const{//重载<,适用于结构体
return distance>a.distance;
}
};
priority_queue<point>q;
void dijkstra(){
for(int i=1;i<=n;i++){
if(i==s)continue;
dis[i]=inf;
}//初始化
q.push({s,0});//把起点扔进堆
while(!q.empty()){
point curr=q.top();q.pop();//取出队头
if(vis[curr.id])continue;//注意!这一句不能少,有可能堆中出现id相同但是distance不同的情况
vis[curr.id]=1;//vis数组在这里的意思是这个点进没进过堆。
for(int i=0;i<gragh[curr.id].size();i++){//遍历与之相连的所有点
if(dis[gragh[curr.id][i].to]>dis[curr.id]+gragh[curr.id][i].val){//若能松弛
dis[gragh[curr.id][i].to]=dis[curr.id]+gragh[curr.id][i].val;//松弛
q.push({gragh[curr.id][i].to,dis[gragh[curr.id][i].to]});//把被松弛的点扔进堆,格式{点的序号,当前distance}
}
}
}
}

这样优化,dijkstra就被优化到了这个复杂度:\(O(m log m)\)

对于大多数题这个复杂度稳过了。

算法之Dijkstra及其堆优化和SPFA:图上单源最短路径神器的相关教程结束。

《算法之Dijkstra及其堆优化和SPFA:图上单源最短路径神器.doc》

下载本文的Word格式文档,以方便收藏与打印。